
从CPI、PPI探2018经济冷暖
文章来源:邦政资产发布时间:2018-01-17
摘要:发改委:2018年将全力做好8项重点工作,即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发改委: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中财办主任刘鹤在达沃斯表示将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定向降准正式生效,预计此次定向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大概在3000亿元至3800亿元之间
一周资讯要点
1、22日,发改委:2018年将全力做好8项重点工作,即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应、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
2、22日,发改委: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强刺激”,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今年将在集成电路、先进计算、生物育种等关系数字经济、生物经济、绿色经济发展的战略性领域,组建若干国家产业创新中心;2018年“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确定支持56个项目。
3、24日,中财办主任刘鹤在达沃斯表示,中国致力于创造平等竞争和基于规则的营商环境,将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将有序降低汽车进口关税。中国将推出新的力度更大的改革开放举措,有些改革开放措施可能会超出国际社会的预期。
4、25日,财政部:2017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2567亿元,同比增长7.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119亿元,同比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91448亿元,同比增长7.7%。2017年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61462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52059亿元,同比增长40.7%;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4910亿元,同比增长14.2%,土地增值税4911亿元,同比增长16.6%。截至2017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已累计发行置换债券10.9万亿元,目前尚未置换的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还有1.73万亿元,预计今年8月底前能够全面完成置换工作。
5、25日,定向降准正式生效,预计此次定向降准所释放的流动性大概在3000亿元至3800亿元之间,低于一次普通的MLF投放。央行1月6、25日未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当日有1200亿逆回购到期,净回笼1200亿。Shibor多数上涨,隔夜利率继续下行。新华社发文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已正式实施,“靴子”终于落地,稳健货币政策不改。
6、25日,商务部:中国2017年对一带一路国家地区贸易同比增长17.8%,贸易额达7.4万亿元。
7、25日,商务部:合作是中美贸易关系的唯一正确方向,不希望出现与美国贸易争端升级的情况;中国愿一直与美国保持对话与合作,希望妥善处理与美国的摩擦。
邦政要闻
2017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从年初的6.9498到年底的6.5342,升值幅度达到了5.98%。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1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调升,已突破6.34元至6.3391,创2015年12月7日以来新高。
邦政视角
纵观整个2017年,人民币升值幅度达到了5.98%,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年初的6.95下降到年底的6.53。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1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继续调升,一度突破6.34元创2015年12月7日以来新高。
回顾2015年“8.11汇改”到2017年初,人民币整体呈现了完全不同的态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盘中一度逼近6.99,2016年全年累计贬值幅度更是达到7.18%左右;官方数据更验证了人民币的快速贬值态势,外汇储备由2014年6月3.99万亿美元一路下滑至2017年1月2.99万亿美元。归结其贬值原因,有分析师指出,2016年的大幅贬值是对2010年3月-2014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近11.4%的单边修正;此外,当时贬值的社会情景是2016年前三季度国内经济失衡,资金脱实向虚问题突出,国外美联储持续收紧政策,人民币加入SDR篮子后央行可能减少人民币汇率干预的预测等,投资者看空国内资产,资本流出压力上升;再次,美元在2016年受6月英国脱欧英镑贬值的影响被动升值,因此大幅升值,这些因素均导致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一直延续到了2017年年初。2017年3月份以来,国内外环境发生变化,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呈现企稳复苏迹象,美国经济、通胀复苏弱于预期,欧、日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复苏好于预期,欧元等非美货币走强打压美元走势等,人民币企稳反弹。
探究2017年全年的人民币走强态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原因:
首先,作为决定一国汇率走势的根本,经济体的基本面是拉动人民币升值的关键因素。2017年中国经济增长超过预期,全年GDP同比增长6.9%,CPI同比增长1.8%,PPI同比增长4.9%,我国经济整体稳健向好,通胀程度保持平稳。第三产业GDP累计同比贡献率增长较大,外贸复苏下的出口产品结构明显改善,其中高新科技产品的出口金额全年实现5%的累计同比增长,海外主要经济体缓慢复苏,改善了出口订单,外贸成为了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动能。其次,外需提振效果明显,12月我国贸易顺差402.14亿美元,贸易差额当月同比上升38%,创20个月以来的新高。进出口贸易总额为4088.86亿美元,当月同比增速为8%,累计同比增速为11.4%,较上月小幅回落0.6个百分点;出口增速2317.86亿美元,当月同比增速为10.9%,累计同比增速为7.9,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贸易顺差修复扩张趋势得以延续,全年贸易顺差的增幅改善了我国的国际收支,汇率上行的势头得到增强。再次,金融监管趋严,三行一会落实金融去杠杆,导致资本面收紧;2016年经历的楼市价格上行,PPP平台地方债务高垒等全社会金融杠杆率普遍较高的势头得到有效抑制。同时,为了抑制资产泡沫对金融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2017年全年至今,包括资管新规、信托新规、信贷新规和房产调控等金融监管新规相继出台,流动性降低,资金收紧,对支撑汇率起到了关键性作用。2017年1月外管局对银行结售汇和代客涉外收付等进行限制,效果逐步释放,闸口的监控增强。去年受美元加息预期的影响,国际游资流出,为防范金融风险推出的资本管制规则,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出境资金的快速流动,这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的企稳反弹。最后,12月6日的央行加息和1月9日的逆周期因子中性回归,均是中国经济表现超预期信号的释放,此信号的释放更使得人民币上升预期增强,吸引了套利或套汇动机的国际游资回流中国,这也使得我国外汇占款增长,外汇储备上升,进而进一步推高汇率预期。
预测2018年人民币对一篮子的货币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双向波动将成为常态。
从决定一国汇率走势根本因素的经济基本面来看,国内经济基本面保持平稳,预计2018年失衡状况将持续改善。2018年外需对中国经济平稳至关重要,目前海外需求仍处扩张阶段,但考虑海外复苏动能温和、高基数效应、国内贸易差额呈现缩窄态势,外需对经济提振可能弱于2017年。整体上,2018年经济环境有利于防风险与供给侧改革。如果不出现规模贸易保护、地缘政治可控及人民币汇率维持区间稳定,2018年中国GDP同比增长在6.5-6.8%附近,经济略放缓但整体保持平稳。此外,2018年管理层仍将延续防风险、供给侧改革为基调,管理层将保持定力,以及欧美主要央行有望延续货币政策正常化态势,预计2018年中国全年通胀在2.3%左右。从这两个方面来看,经济与通胀稳或将有助于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
市场预期回归理性,国际资本流动趋于均衡。逆周期因子主要功能是扭转市场单边预期,自逆周期因子引入以来,投资者对人民币汇率单边走势预期明显改善,人民币汇率双边波动预期明显增强。同时,随着国内基本面平稳,国内金融风险降低,资本外流趋于平稳,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与双向波动特征更加明显,投资者对人民币预期更趋于理性。
国际对人民币走势的影响方面,特朗普新政表现低于预期,负面情绪均反映在美元指数走势上。2017年12月15日美国税改议案再次面临不确定性,美国政府面临“关门”危机,预计美元在2018年由可能的加息带来的大幅上行压力受到抑制。
综合以上分析,预计2018 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保持双向波动的动态稳定状态,基本会保持在6.4-6.8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