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邦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018中国经济复苏之路

文章来源:邦政资产发布时间:2018-01-19

摘要:国土部:我国将研究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商务部:2017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下降29.4%、预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于2018年1月25日全面实施、外管局:中国2017年12月银行结售汇顺差60亿美元

一周资讯要点

1、15日,国土部:我国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政府将不再是居住用地唯一提供者;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2、15日,“一行三会”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意见》:力争2020年以前深度贫困地区贷款增速每年高于所在省(区、市)贷款平均增速;对深度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IPO加快审核进度,适用“即报即审、审过即发”政策;支持深度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债融资,实行会费减半的优惠;适时开展国债下乡。

3、16日,商务部:2017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00.8亿美元,同比下降29.4%,非理性对外投资得到切实有效遏制。其中,11月、12月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分别增长34.9%和49%,房地产业、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

4、16日,商务部:2017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652家,同比增27.8%;实际使用外资8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7.9%,实现平稳增长,其中12月实际使用外资为739.4亿元,同比降9.2%。

5、17日,国资委:2017年98家央企实现利润总额14230.8亿元,首次突破1.4万亿元,较上年增加1874亿元,同比增长15.2%,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石油石化、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打了“翻身仗”,为整体效益增长奠定了基础。

6、17日,国务院党组会议:管好用好财政资金,进一步扩大预算公开范围,推动绩效管理对所有财政资金全覆盖;加强国企国资监管,严防重组改制、境外投资等领域违法违规操作和利益输送;严惩金融领域腐败。

7、17日,央行披露,2017年9月30日央行发布关于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的通知,目前有关金融统计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预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可于2018年1月25日全面实施。市场预测,仅上市银行能够释放的流动性就在2700亿到5500亿。

8、18日,发改委: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需要,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境外融资借用外债规模,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各外资银行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规划的重点方向用好外债资金,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按季度报送外债执行情况,切实防范外债和金融风险。

9、18日,商务部:正在研究在CEPA项下,对港澳进一步扩大开放,并在广东先试,会同有关部门完成CEPA升级;推动三地之间,特别是粤港澳大湾区内,货物、资金、人员、信息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10、18日,外管局:中国2017年12月银行结售汇顺差60亿美元;1-12月银行累计结售汇逆差1116亿美元。2017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形势明显好转,外汇市场供求趋向基本平衡。2017年是跨境资金流动由净流出到基本平衡的转折之年,判断2018年外部环境总体有利于跨境资金流动形势。

邦政要闻

       中国2017年全年GDP突破80万亿,达到827122亿元,同比增6.9%,为七年来首次提速,目标增速6.5%,市场预期6.8%,2016年为6.7%。

邦政视角

       2017年经济增长超过预期,全年GDP同比增长6.9%,整体来看,全年经济增长态势呈现前高后低,上半年GDP增速6.9%,下半年在供给侧改革和金融强监管的环境下,经济略显疲态但韧性较强,三季度和四季度GDP增速均为6.8%。第三产业的GDP累计同比贡献率的增长为1.6%,远远超过第一产业的0.4%和第二产业的负2.0%。

【2017】

       首先,外贸复苏下的出口产品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这一点通过观察全年的进出口金额和贸易差额数据不难发现,高新科技产品的出口金额在全年呈现迅速的增长态势,由前两年度的负增长在2017年年初转为正值后,在第四季度实现了累计同比2%的增长,全年更是实现了5%的累计同比增长。不仅我国经济的生产端和需求端均有所改善,而且我国的制造业升级所带来的外需回升逐步带动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出口规模也在逐渐扩大。2017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共振,在外需改善及前期人民币汇率较大幅贬值提升我国出口竞争力的背景下,2017年我国的对外贸易大幅改善,出口增速由负转正,且涨幅较高,回顾全年的净出口总额所呈现出的增长态势,可以发现贸易结构的不断改善,是成为2017年经济超预期的主要变量。

      其次,全年的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2017年消费增速平稳,消费结构持续变化,一是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增速逐年上升,显示市场集中度上升,品牌优势显现,中高端消费人群壮大,追求品质服务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二是线上消费的比重持续回升,逐渐由年初消费人群的36%攀至年末接近50%的最高位,消费者对于线上消费不仅越发习惯而且消费数额也明显提高;三是乡村消费增速加快,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月同比数据显示乡村消费总额上涨近2%,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经济发展的红利持续涟漪式扩散,消费升级趋势由城镇向乡村蔓延。另外,持续去产能的举措使得上游行业盈利明显改善。2017年在经济超预期且韧性足的背景下,政策主导下的供给侧改革有序推进,叠加环保督查政策,过剩行业去产能攻坚突破,较大程度缓解了部分重点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部分工业品价格提升,上游行业盈利明显修复,在消除经济包袱、积蓄增长潜能方面又迈进一步。

       房地产呈现去库存化,金融风险持续释放。2017年是地产行业的调控大年,一线城市及热点二线城市的调控不断升级,但因城施策的调控政策使非热点城市的地产销量保持较高的增速,其中二三线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的房价增速均高于了一线城市,商品房的待售面积逐月缩小,库存积压现象得到有效改善。全年来看,控房价与去库存并进,强调管控下地产销量下行但库存持续下降,地产去库存成效显现,同时政策上引导租购并举等长效机制,政府加大土地供应,房企拿地积极,地产投资增速回升。相似的,与房地产监管齐头并进的金融监管也在2017年继续发力,风险持续释放。“防风险、控杠杆”是监管主基调,从货币政策、银行同业、资管业务等方面多管齐下,货币政策从之前的宽松转向中性稳健。金融去杠杆取得实质性进展,资金“脱虚向实”问题得到改善,金融风险持续释放,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和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继续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方向。

【2018】

       展望2018年及之后的的几年,消费者群体的壮大及消费的增长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利器。2017年初开始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持续回升,收入效应叠加消费升级效应,消费潜在增长还有较强支撑。但短期看不到增速大幅上行的变量存在,因此预计消费增速仍将较为稳健,且结构变化仍将继续。展望消费前景增速稳健,结构变化继续。其次,外贸出口有望继续向好,进口增速中枢或有所下降但维持较高水平,2017年出口明显改善是我国经济超预期的最主要因素。目前来看全球经济复苏具有可持续性,外需恢复有基本面支撑,2018年我国出口有望继续改善,增速或将温和回升。这也是支撑2018年的经济向好的主要变量之一。

       此外,预计2018年基础设施投资增速较2017年小幅回落,当前官方表态我国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政府对经济的预期较好,通过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意愿或将减弱。但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稳中求进,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不变,意味着2018年大概率将延续宽财政的政策。房地产投资方面,在需求阶段性释放后及调控强压下地产销量仍将处于下行趋势,且长效机制逐步落地能有效地稳定市场预期,一定程度上牵制房地产投资;另外,经过一轮去库存后,当前地产库存偏低,新开工具有基本面上的支撑,2017年政府供地加大及房企拿地也较活跃,支撑2018年房地产投资具有较强韧性,叠加棚改持续推进深化,综合而言2018年房地产投资有下行压力,但会保持较为平稳。调控短期难松,政策思路将以时间换空间,力图维持地产行业平稳并逐步建立房地产的长效机制。制造业投资方面,2017年制造业投资显示出底部企稳回升态势,2018年我们持续看好制造业投资的复苏,原因在于:一是需求端好转,出口交货值持续走高,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回升;二是2017年以来企业利润大幅上升,企业资产负债表修复;三是工业产能利用率开始回升,供给端有望继续好转。由此展望2018年投资中基建和地产稳中小幅下行,制造业持续升级。

       站在2018年的起点,国内及全球经济历经了多年的衰退和震荡,当前全球多数的主要经济体结构改善明显,回暖的全球经济逐步走出衰退境地。2017年的经济超出大部分人的预期,展望2018年,中国经济仍有很大韧性和发展机遇,从中长期看,在外需持续复苏、内需稳健和供给回稳的判断下,预计我国经济将跟随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进入复苏周期。另外,经济基本面向上的推力来自于消费潜力释放、出口有望继续向好、制造业持续复苏等,向下的压力来自于基建和地产的下行压力、监管政策持续严历等。综合来看,我们倾向于乐观看待未来几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计2018年我国经济增速较与2017年小幅浮动,保持在6.5%-6.8%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