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邦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只需四步,构建一个简单的基金投资体系!

文章来源:雪球发布时间:2022-02-25

文章来源:雪球我能逆袭


大家常说基金投资体系。为什么要构建基金投资体系?在我看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自己的投资有章法,摆脱情绪干扰。


我在雪球置顶文章和其他几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了我的投资体系,我估计有很多人看不太懂,有很多人没有时间和精力动手实践。所以,我想到不少读者存在上述问题,如果我搞一个简单的小体系反而对于大家比较有用。


01

一个简单的仓位轮动策略


我在文章中曾经提到过,股债收益差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一个指标,基于股债收益差构建一个简单的策略是非常可行的。


1、应该理解的东西


对于投资,我希望读者们能头脑清晰,投资体系当然也不例外。所以下面关于体系内在的逻辑,你应该理解。


采用股债收益差这个指标的内在逻辑是,通常大家买的基金持仓主要以股票为主,股市是否有投资价值可以通过与债市比较进行判断,投资股市还是债市取决于谁性价比更高。牛市,股票在高位,风险非常大,股票预期收益率很低,股债收益差相应也很低,投资股市性价比很低,应该降低基金仓位;熊市,股票在低位,反而风险小,股票预期收益率很高,股债收益差也很高,投资股市性价比很高,应该提高基金仓位。


2、计算股债收益差


使用股票预期收益率减去其债券预期收益率。股票收益率可以用沪深300市盈率的倒数考虑;债券预期收益率用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代替。即股债收益差=1/沪深300PE-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沪深300收益率可在问财中查询,以方便与我后面的轮动策略中的参数统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英为财情中查询。


3、轮动策略


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得到股债收益差后,偏股基金仓位按以下规则进行调控,其余仓位配置偏债基金。表中风险偏好需要你搞清楚自己属于哪一类。



02

选基策略


我建议还是以配置主动型基金为主,因为行业类基金对于投资者行业研究要求很高。先前写过一篇文章,选择主动型基金有两种思路:一种是选择持续优秀的好学生;另一种是选择以前由于客观原因没发挥好的学生。


第一种思路选基我会重视几点:


1、过往业绩持续优秀。


可以从近1年、近2年、近3年、近5年这几个维度考量;也可以分年度,如2017、2018、2019、2020、2021这样的维度考量。


2、规模2~100亿。


滤掉规模过大的基金,避开热门基金;滤掉规模过小的基金,避免清盘风险。


3、排除掉行业集中的基金。


对于单吊某个行业或者重仓某个行业的基金,坚决不予考虑,因为无法判断他下一次能否赌对。


第二种思路选基要有出色的风格判断能力和备选基金的储备。


你要知道过去这个学生为什么没有发挥好?下一次考试题目大概率是什么风格,哪位同学可能会逆袭。对应到基金上,过去是什么风格,未来预判风格如何,哪位经理有可能翻身。


上文写了我选择基金的思路,既然本文主题是建一个简单的基金投资体系,在选基这块,从我每周更新的基金池中去选择也是一种更省事的策略。


表中仅列出了行业相对分散的主动型基金,对于一些行业类基金未列出,如我实盘持有的中证银行和金融地产。这类基金持有体验事实是比较差的,去年银行一直没有启动,也是很折磨人的,未来我准备再减少这类基金的比例。


对于新手来说可根据风格适当均衡一些配置,在每种风格下选择一支,基金数量控制在5-7支,我每周总结中也会谈到市场风格,我本人会适当做些倾斜,仅供参考。



03

构建组合举例说明


以我构建的基金组合(接近实盘)举例说明一下。


天弘中证银行,大盘价值,持仓全部为银行,选它是因为费率比较低;


工银金融地产,大盘价值,持仓以银行、地产、券商为主,交由基金经理自行调配,基金经理鄢耀,其管理的工银新金融也在基金池中,值得信赖;


华安安信消费,大盘成长,持仓以消费、服务业为主,基金经理王斌,非常有潜力的年轻基金经理;


工银创新动力,大盘价值,持仓以保险、银行、地产、基建、券商等价值股为主,基金经理杨鑫鑫,极佳的风控能力,价值派经理中的遗珠;


中欧价值发现,中盘价值,持仓以地产、家电、汽车零部件、建材等为主,基金经理曹名长,深度价值风格,15年从业经历,只要风格在价值这边,曹名长必定会有所发挥。


上述组合整体配置思路是:看好银行,加大银行配置比例;风格上看好价值风格,向价值风格倾斜,成长风格略作配置稍稍平衡。从组合相关性分析也可看出,天弘中证银行和工银金融地产相关度较高,这也是主观加大银行配置的结果,其余基金相关性都比较低。



做个假设,上述组合不考虑配置银行和金融地产这两个行业类基金,我可能会考虑两种方案替代,一种是配置诺安低碳经济和英大睿盛灵活进行替代;再一种是配置英大睿盛灵活和东方主题精选(或建信中小盘)进行替代。前者更偏价值,后者只是稍微偏价值些。


这部分内容谈了谈组合配置的思路,其实风格判断还是比较复杂的,有时也不见得对,对此我的看法是,基于可靠的方法进行判断,只要能在大波段上能够大概率对就行,这部分内容不再展开写了,如果没有判断风格能力,可以均衡配置。


最后做个总结:


第一步:计算股债收益差;


第二步:选主动型基金,要清楚基金经理的风格;


第三步:构建组合,要清楚基金在你组合中的角色;


第四步:严格按仓位调控规则运行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