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邦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彼得林奇用30年时间证明择时没用

文章来源:雪球发布时间:2021-04-09

来源:曹大勇 雪球


@陈达美股投资 的帖子摘要:


伟大的投资都是用后视镜去看,才方显其伟大;大多数时候,而买入优秀公司并长期持有,说起来简单,操作起来特别艰难。持股路上,噪音太多,四处喧哗。我非常反对根据噪音与喧哗来择时,来进行所谓的择机建仓,择机逃顶。

 

下面一个案例是彼得·林奇在谈他的投资哲学屡次谈到,我也一直拿来自勉。而用在此时此刻我认为也颇为贴切。

 

"我之前已经讲过,但让我再根据1965年到1995年这段有好年头也有坏年头的股市实际表现举一个例子。想象一下,在这三十年中,有三个投资者,每人每年投入1000美元到股市中。

 

投资者1,非常倒霉,不知何故他就是在每年最贵的一天买入股票。

投资者2,非常幸运,都买在每年最便宜的一天,买入股票。

投资者3有一个系统。她总是在每年的1月1日买入股票,不管是什么日子。

 

你会认为,投资者2对市场时机的把握有独到之处,最后会比华尔街最倒霉的投资者1更有钱,而且还会比投资者3更出色。

 

但事实是,30年下来,他们收益惊人的相似。投资者1每年赚10.6%;投资者2每年赚11.7%;投资者3每年赚11%。连我都很吃惊,年复一年的完美择时,只比年复一年的最惨择时,多出了1.1%的年回报价值。”

 

拒绝择时,长期持有,时间会熨平一切噪音。



前面看到@陈达美股投资 的帖子,对其中关于彼得林奇1965-1995年30年长期定投,每年最低点完美择时买入和最高点最惨买入,最后的年化收益率只差1.1%,感到质疑,自己手工用Excel输入数据算了一遍,如图一,年化收益率不一样,但完美择时与最惨择时的差是1.15%,与原帖1.1%几乎一样,感觉彼得林奇大师没有瞎说。我的数据用XIRR公式只用了年初数据没有代入具体的最高最低点的日期,整体计算也是蛮粗糙的,但还是能否定了我的疑惑,需要重新思考下对择时与长期的认知,意义重大哦。


图一:


后面的图是搜索$标普500指数(.INX)$ 年度数据遇到的困难,去了好几个网站论坛,Yahoo和investing只有月度数据,技术不行,最后还是手工输入的。如果彼得林奇用的也是标普指数,那我年化2个多点的偏差,应该是哪里算出错了。








精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