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邦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易会满回应财务造假、退市、减持等十大热点

文章来源:股票大作手发布时间:2020-05-21



在5月15日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围绕投资者关心的注册制改革、再融资、减持制度、退市、财务造假惩处等资本市场重点、热点问题,阐述了最新的监管态度。Wind梳理了以下几大要点。


看十大要点


一、关于财务造假等违规惩处


易会满表示,财务造假、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恶性违法违规屡有发生,这不仅破坏市场生态,更重要的是影响投资者信心。对此,必须出重拳、用重典、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强调绝不能借疫情之名“大洗澡”或“炒题材”。公司正常的业绩波动,相信市场和投资者是能够理解的,但绝对不能说假话、编故事、做假账。


易会满表示,证监会集中力量查办康得新、康美药业等一批市场高度关注、影响恶劣的重大财务造假案件。这些案件具有一些共性特点:一是造假周期长、金额巨大。二是出现系统性、规模性造假现象。三是造假同时往往还伴生违规占用、违规担保、内幕交易、操纵股价等违法犯罪行为。对这类案件,证监会将紧抓不放、一查到底。


其中,违法行为开始于3月1日前但目前仍在持续发生和产生危害的,将按新证券法规定严加惩治。同时强调,这次证券法修订大幅强化了财务造假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证监会将用好用足新证券法赋予的监管职权,加大惩处力度,强化监管震慑。


市场信披方面,强调做好定期报告编制、审议和披露工作,是上市公司董监高的法定义务,对年度报告行使异议权,必须遵守诚实守信、勤勉尽责的基本准则,决不允许钻空子、滥用权力,逃避法律责任。


二、关于风险防范


易会满强调股票质押、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处置成效明显,总量收敛。对于私募基金风险,加快推动构建部际联动、央地协作的风险防范处置机制,积极探索标本兼治的有效办法,切实解决伪私募、类私募、乱私募等突出问题。


证监会在促进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方面,坚决不作行政干预,主动加强与市场的沟通,强化各方面的政策协同,实现了A股春节后正常开市和常态化运行,市场韧性明显增强。


三、关于投资者保护


易会满强调投资者是资本市场发展之本,尊重投资者、敬畏投资者、保护投资者,是证券监管部门的根本监管使命。


随着新证券法的实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四个敬畏”的理念开始深入人心,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提升出现了一些趋势性的向好变化,现金分红达1.3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四、关于支持实体经济


易会满表示,支持经济恢复发展上持续加力。实体经济是基础,这一条是我们做金融工作必须时刻牢记的。资本市场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既要当好“温度计”,更要做好“助推器”,积极发挥要素资源配置枢纽、政策传导枢纽、风险防范化解枢纽和预期引导枢纽等重要作用。


同时,要继续坚持在支持疫情防控和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中平稳缓释化解各类风险,实现稳定和发展的有机统一。


此外,前4个月,IPO、再融资、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保持较快增长;并购重组交易金额是去年同期1.2倍。其中,针对再融资已经进行了两次优化调整,发布再融资审核标准,精简发行条件,优化定价和锁定期等安排,同时对战略投资者进行了较严格的界定。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注册制理念,将再融资审核重点聚焦到关键发行条件上来,适时发布再融资审核指引,增强市场可预期性;推进再融资分类审核,对优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五、关于政策优化,加大各类“口袋政策”和隐性门槛清理力度


易会满表示,将以贯彻新证券法为契机,全面清理优化配套规章制度,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行“阳光审批、透明审批”;急企业之所急,想投资者之所想,让资本市场监管更受欢迎更暖人心。


六、关于提升市场活跃度


易会满表示,一是进一步发展壮大公募基金管理人队伍。二是继续加大与有关方面的沟通协调力度,推动放宽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比例和范围。三是推进完善机构投资者税收、业绩评价、会计等配套政策安排,强化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


七、关于再融资


易会满表示,已经进行了两次优化调整,发布再融资审核标准,精简发行条件,优化定价和锁定期等安排,同时对战略投资者进行了较严格的界定。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注册制理念,将再融资审核重点聚焦到关键发行条件上来,适时发布再融资审核指引,增强市场可预期性;推进再融资分类审核,对优质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进一步优化流程,提高效率。


八、关于减持


易会满表示,分类施策,分步走、稳步调。一方面,继续从严规范控股股东、实控人、董监高减持;另一方面,对于创投基金、民企纾困等适当开口子、给政策。


再融资不适用减持规定的政策已出台,优化创投基金反向挂钩、适度放宽协议转让等政策也已发布。


九、关于退市


易会满表示,证监会着力畅通强制退、重组退、主动退等多元化退出渠道,共18家公司实现平稳退出,创历史新高。将进一步健全市场化法治化的多元退市机制,完善退市标准,简化退市流程,对触及强制退市标准的坚决予以退市。


十、关于市场改革和开放


易会满表示,目前正在创业板试点存量市场的注册制改革,下一步还将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稳步在全市场分阶段实现注册制改革目标,平稳推动“深改12条”重点改革措施落地实施。


后续包括再融资政策调整、基础设施领域公募REITs试点、红筹企业境内上市安排优化等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陆续出台。


将继续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努力实现由管道式、单点式开放向制度型、系统性开放转变,以开放倒逼改革,以开放促进发展。


前四次公开讲话要点



2019年2月27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公开首秀,就资本市场改革发表看法表示:


1、在推进基础制度改革方面,首先是全力落实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其次是大力优化股债融资和并购重组制度。


2、支持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3、大维度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4、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


5、维护市场稳定激发市场活力取得机制性成果。


6、法治建设和依法监管取得积极成效。包括完成《公司法》、《证券法》等的修订。


7、加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


2019年6月2日,易会满亮相新闻联播。易会满强调:


1、我国资本市场的韧性在增强,抗风险能力在提高。市场逐步地趋向理性,资本市场的生态也进一步得到改善,对保持资本市场的持续、稳定、健康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2、经济基本面为资本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一系列深化改革开放和提振实体经济的政策举措正逐步落地,经济稳中向好的总体判断符合当前实际和今后走向。


3、给资本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的一些风险,总体是可控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统一调度,充分遵照市场规律,充分坚持坚守底线思维。我们也准备了丰富的、一系列的工具箱。所以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来保持资本市场的平稳发展。


4、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证监会正坚定地推动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工作,增强资本市场对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服务水平。


5、下一步改革逐步将解决如何增加司法供给,来提高违法违约的成本;如何增加中长期资金来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市场结构;如何来进一步完善整个交易的监管,提高监管的效力;如何来评判当前的再融资、减持、退市等等。


6、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将一如既往在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推进。证监会将深化和完善境内外股票市场互联互通机制,逐步扩大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进一步提升期货市场的对外开放水平。


2019年11月3日,易会满接受新华社专访。易会满表示:


1、科创板运行100多天来“符合预期,基本平稳”,注册制试点平稳有序,改革紧紧抓住信息披露这个核心,推动发行人、中介机构、交易所归位尽责,审核注册各环节公开透明,实际效果基本得到了市场认可。


2、对于科创板要有信心,也要有包容和耐心。科创板改革肩负着两大使命,一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推动经济创新转型,二是用这块“试验田”推动资本市场基本制度改革。


3、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结合证券法修订,研究逐步推开,近期一些科创板上市公司股价出现分化,是市场逐步回归理性的必然过程,更加市场化的资源配置功能也必须通过充分博弈来发挥。


4、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也将引入科创板经验。在发行承销环节,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形成以机构投资者为参与主体的询价、定价、配售等机制,实现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在交易环节,放宽涨跌幅限制,配套完善盘中临时停牌、“价格笼子”等市场稳定机制。优化融资融券机制,促进多空平衡。在持续监管环节,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针对性,树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理念。并购重组由交易所审核,涉及发行股票的,实施注册制。在退市环节,创新退市方式,优化退市指标,简化退市流程。


5、目前正抓紧制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要尽快出台上市公司分拆上市规则,推动证券法修改,加强资本市场法治供给与投资者保护,加快转变证监会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等。


6、年底前要基本落地的对外开放举措,包括进一步修订QFII、RQFII制度规则,抓紧发布H股全流通工作指引,拓展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渠道,以及持续扩大期货特定品种范围,以更大力度引入境外交易者等。


7、正抓紧修订完善配套监管规则,明年取消证券、基金和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2019年12月24日,易会满在审理债券纠纷案件座谈会上表示,证监会高度重视依法治市依法监管,“四个敬畏一个合力”其中重要一条就是敬畏法治,在推进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中,证监会始终重视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大力推进完善资本市场的法治制度体系。同时强调:


1、债券市场的平稳运行,事关金融稳定全局。在国务院金融委的统一指挥,对违法行为统一执法,共同维护债券市场的秩序,密切监测债券违约情况,尤其是关注股票质押风险的情况,不断地完善风险处置机制。


2、证监会加强了债券发行的准入监管,防止过度融资,严控增量风险。债券违约的化解当中,相关案件的依法有序处置特别重要,因为涉及投资者众多等特点,行政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必须畅通法治化渠道加快处置债券风险。


3、下一步证监会积极履行监管职责,压实债券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责任,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戒力度,让做坏事的人付出沉重的代价。



文章转载        股票大作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