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私募基金的标准
文章来源:雪球发布时间:2021-07-23

文章来自雪球:迷路阳光
我们来到这个市场,从我个人角度而言,我想首先要清楚一件事情,我们赚什么钱?
有很多亲戚朋友买卖A股,聊起来经常说,在A股这个市场,如果你是来“炒股”的,那么你究竟是比市场聪明,还是比市场钱多,还是比市场消息灵通?如果你什么都不占,凭什么赚钱?
就收益率本身而言,历史数据早已经证明,从货币基金到债券再到股票,是逐步上升的,而从大众的认知而言,“风险”也是逐步上升,这里的“风险”之所以我打了引号,是因为风险总是相对的,如果一年来说,想要本金不损失,那这种说法是成立的,但是如果3年5年乃至10年,钱放在低收益的货币基金乃至债券里面,风险才是最大的,有可能跑不赢通胀,最大的损失是预期可以更高的收益。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我们投资基金,资金来源是3年以上不会动用的本金,想要获取债券以上的收益,愿意承担一定的短期风险,离开了这个前提,正常情况下属于赌博。
回到购买基金本身,我想首先投资者要搞清楚赚什么钱的问题,通常来说,对于普通投资者,想要获取股市收益,最切实可靠的,应该是跟随股市或者国家的经济的自然增长,也就是投资于指数基金,我觉得预期年化7%左右是合理的。
如果想要更高的收益,比如我,首先我觉得要选择行业,和选择职业一样,很多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在中国乃至全球的环境,现在来看医药、科技和消费是被证明有着长期不错的收益的赛道。在这个赛道上选择优秀的基金,会有不错的收益。
我个人选择基金的要素,首先是收益率,离开了收益率谈其他的都没有意义,就我个人实际情况而言因为有稳定的现金流流入,所以我希望的预期收益率是不管在什么时间点买入,三年以上的费后年化收益率10%以上,当然我正常也不会在市场情绪太高的时候买入,我认为这是合理的收益率预期。
其次我选择基金的要素是费率,通常而言,基金的费率不应该高于行业的平均费率,因为从基金购买者角度而言,收益我们不能控制,但是成本是可以控制的,另外一个潜藏的想法就是低费率的基金经理和投资者的个人利益往往更一致,当然这里不是说高费率的基金一定不好,只是不在我的射程范围内。
最后就是我如果投资基金,我通常情况下希望对其投资逻辑和底层资产有一定的了解,一个是判断基金经理是不是知行合一或者符合我的初始投资理念,另外就是在出现波动和回撤的情况下,拿得住。比如我个人是不认可基金使用杠杆的。如果出现非基金经理的原因产生的大幅回撤,而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和底层资产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我有现金流,我正常会选择买入。
至于回撤,我认为回撤往往反应的是过去,而不是未来,投资基金和买股票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真的看好,又有现金流,回撤的时候应该买入。
在如下的情况下我会选择赎回:1、三年以上的费后年化收益率低于10%;2、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发生了变化。
至于基金本身是私募还是公募其实并不重要,我目前持有的都是通过雪球购买的私募,我认为目前阶段私募有如下的优势:1、通过雪球的平台可以有更多的人格认知和业绩归因跟踪;2、相比于公募,目前私募更加灵活可以追求更高的收益;3、公募基金和投资人的利益往往不趋向一致,所以有可能使持有人的收益率下降。
我没有选择公募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相比于很多大佬,我没有判断和选择公募的能力,不管是行业还是基金本身,很难有看透未来的能力和长期持有的信心,私募的基金经理我觉得我都有足够的认知,投资就是投人,我相信他们可以带给我足够的收益率。
投资某种程度是认知的变现,你很难赚到认知以外的钱,而优秀的基金经理所具备的投资能力是非常罕见的,所以找到合适的基金,然后拿好,定期检验投资逻辑,等着复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