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邦政观点|防守赢得总冠军
文章来源:邦政资产发布时间:2021-03-01

开年以来,之前市场一直演绎的“抱团取暖”不但没有瓦解,反而抱得更紧了,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情况让众多投资人痛苦不已。在给客户的1月月报中,邦政资产提到:作为二级市场上的投资者,我们没办法决定市场风格的走向,但在市场的严重“偏食”中发现错误定价,其实才是一个价值投资者和合格基金经理的本分。
春节过后,风向陡变。市场大跌,之前飞得多高的股票现在摔得就多惨。我们是怎么说的,就是怎么做的,提前做了调仓,因此在春节后市场大跌的七个交易日中获取了远好于指数的超额收益。
只有潮水退去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投资的世界中,涨跌是不对称的,所以先考虑进攻还是先考虑防守表现出来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犀利的进攻固然炫目,但稳健的防守才能行稳致远。本文,我们就来聊聊“防守赢得总冠军”这个话题。
盈亏同源,明星公募基金回撤巨大
当牛年抱团股“团灭”之下,明星公募基金还好吗?
先来看看牛年开年以来的7个交易日,A股的表现如下:上证指数跌3.99%,深证成指跌9.11%,创业板指跌14.64%。同期,基金重仓股跌9.26%,茅指数跌15.02%。
公募基金的表现如下:牛年以来6个交易日(2021-2-18至2021-2-25),1372只基金暴跌超过10%,6616只基金收益为负。
其中牛年以来偏股混合型基金平均跌幅为7%,1664只负收益,占比92%,其中592只跌幅超10%;仅155只有正收益,占比8%。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选取了14只明星基金经理的代表基金,以牛年6个交易日(2021-2-18至2021-2-25)这些明星基金区间收益由负到正排名,列出了它们在去年底的第一重仓股,以及它们同期的收益。
14只明星基金,按牛年后的收益可分为三个梯队:

数据来源:Wind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论道:第一梯队的明星基金经理正是最近两年名气最大、风头最健、业绩最好、爆款基金最多的一批顶流明星,被投资人捧上神坛。他们管理的基金投资方向也正是抱股股集中所在:消费股(特别是白酒)、医药、科技、能源,并且是重仓持有,仓位都很高。他们的第一重仓股基本是各种“茅”。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一轮跌幅最大的基金主要是集中投资消费、医药、新能源、科技类的基金。正是这类抱团股此前把他们送上了神坛,然后现在又把他们狠狠摔到地上。
相比第一梯队的极端配置,第二梯队的明星基金经理则采取均衡配置的思路,所以他们的跌幅与市场平均水平大体相当;至于逆势上涨的第三梯队,当下看很风光,但过去两年业绩则不怎么出彩。
第三梯队和第一梯队刚好互为相反数,证明资本市场确实是盈亏同源。
行稳致远,防守赢得总冠军
我们取上文中同样的统计口径,在牛年以来7个交易日(2021-2-18至2021-2-26)这一轮大跌中,邦政资产旗下管理的私募基金平均跌幅为6%左右,远小于沪深300指数8.11%的跌幅以及上文众多明星基金的跌幅。
之所以获取了还不错的相对超额收益,是因为相比公募基金规模大、限制多、体制机制较为呆板的特点来说,私募基金更加灵活,没有那么多限制。我们提前做了调仓,持仓中的机构抱团股只有20%左右的比例,大仓位拿的都是估值合理甚至低估、成长性非常不错的细分市场龙头,并辅以“相对集中、适度分散”的组合投资和均衡配置策略,这就是上文中我们提到的应在市场的严重“偏食”中发现错误定价。
在篮球NBA比赛中,有一句话是大家公认的:防守赢得总冠军。
犀利的进攻固然炫目,但往往走不远,因为只有矛没有盾意味着自己空门大开,也给了对手以可乘之机。所以,一味靠进攻取胜却不讲防守的球队只能贡献出绚烂的收视率,却永远都没机会走到比赛的最后。
其实不只是篮球、足球也一样,任何竞技类项目,包括军事、投资、体育等等,都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的老祖宗在《孙子兵法》中不止一次地提及: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以己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等等。这些训条讲的都是先做好防守,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去进攻获胜的道理。
本轮股市大跌后,我们看到众多投资人谈到了华尔街历史上最伟大的公募基金经理彼得·林奇的名言:每当股市大跌,我对未来忧虑之时,我就会回忆过去历史上发生过40次股灾大跌这一事实,来安抚自己那颗有些恐惧的心。我告诉自己,股市大跌其实是好事,让我们又有一次好机会,以很低的价格买入那些很优秀的公司股票。
邦政资产认为,这段话非常有道理。在大跌时投资人需要有那么一点信仰——信仰自己的投资策略和好公司持续创造价值的能力。
不过,我们想要强调一点,投资的本质是前瞻,聪明投资者应见微知著,比市场做出提前反应。先胜而后求战,多衡量概率赔率,聪明地承担风险,应该是投资人像呼吸一样自然的选择。
好公司也要有好价格,才是一笔好的投资。在抱团股普遍非常贵,风险明显大于机会,风险收益比很差的时候,投资人是否应该提前做出预判并做出调整,而非抱着很贵的好公司高唱永恒、死了都不卖呢?要知道,即使好如平安、万科、招行,在07年的高点买入,也要十年才能解套,投资人有几个十年呢?
在本文的最后,谈一下邦政资产对市场的最新看法。其实开年以来,抱团股继续猛涨,我们是比较担心的,根据邦政资产旗下FOF子基金投顾反馈,其部分持仓一个月就涨了30-40%,在过去两年每年翻倍的前提下,一个月把一年的走势走完,后面怎么办?继续涨下去就只能以股灾收尾了。这次调整其实是非常良性的,行情也可以继续健康地进行下去。
全市场目前估值水平不高,但分化依然非常严重,以上证50和沪深300为代表的大票(尤其是机构重仓股)估值高企,而以中证500和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估值合理甚至偏低。
基于以上情况,邦政资产的判断是,行情在调整后可以延续向上,但今年依然是结构性机会,其中,大白马的机会更多来自于下跌,跌得越多向上空间越大,而中小盘的机会来自于真成长,来自于业绩和估值的匹配,挖掘这类机会对投资人能力的要求很高。

2021年,我们或许能体会到很多次类似上周这样颠簸的气流,投资难度非常大,我们的做法是:保守谨慎、坚守常识、均衡配置、行稳致远。
祝大家投资顺利,多多发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