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邦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邦政观点|中报季回顾:需求端看空间,供给端看壁垒

文章来源:邦政资产发布时间:2020-09-04



每年的8月是上市公司密集披露中报的时间,邦政资产投研团队三周没休息,加班加点终于把基金持仓公司的中报点评和估值调整做完了,并根据最新基本面情况做了相应的换股调仓。


做完跟踪回过头来看,对于不同的行业、商业模式、生意特性、竞争格局,投资逻辑和切入点,我们又有了新的认识,投资是一个有积累的行业,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圈,让自己懂的商业模式和行业越来越多,方可持久。



危机是检验公司成色最好的试金石



危机是检验公司成色最好的试金石,今年的新冠疫情可以称得上是一只巨大的黑天鹅,如果说不同行业在疫情的冲击下有不同反应,有的受益,比如医药医疗、互联网等,有的受损、比如餐饮旅游休闲服务,我们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行业熟悉是娘胎里带来的先天属性,后天完全改变不了。


比如餐饮旅游行业,其本身就是需要人群高度聚集,先产生人流然后再产生现金流,但新冠疫情恰恰抑制了人群的聚集,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日本的经营之神稻盛和夫来掌舵,相信他也无法改变今年行业整体各项财务数据同比大幅下跌的事实。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是不是需要完全避开疫情受损行业呢?并不是。因为危机是最好的试金石,它至少可以给我们提供两个维度的视角,第一,在疫情受损最严重的行业里,哪些公司是被错杀的?这是逆向的角度。第二,在疫情受损一般的行业里,面对同样的环境,哪些公司受损明显比同行小?这是否说明其更加强大?这是正向的角度。


举个例子,在邦政的基金组合里,有一家餐饮旅游休闲行业的公司,其受疫情影响非常大,上半年只开业一个半月,销售收入大幅下降,在不裁员且全员发工资、固定资产发生折旧等多项不利因素共同作用下,虽然营收利润等各项财务指标虽然同比有80%以下的下滑幅度,但公司居然还是赚钱的,那么我们反过来想,该公司在正常经营情况下得有多么暴利?


好公司大家都看得到,所以需要耐心等待好价格,因为好公司加上好价格才是一笔好的投资,上述公司在疫情期间也没有很大的跌幅,可是后来因为中报业绩不好,再加上大股东减持等利空,导致股价跌停,我们深入分析了公司的基本面和大宗交易的数据等信息,在跌停板逆势买入,在大宗交易成交价左右加了仓,短短几天就有了两位数的浮盈。


除了疫情明显的受益和受损行业,其实疫情对大多数行业和公司的影响都是中性的——大家都受影响,只是影响程度大小而已。对于这些大多数的中性行业,我们观察到的是,有些公司虽然受到影响,但影响程度明显比同行其它公司小,这就很有意思了,顺风顺水的时候大家都好,但谁能在别人都跑不动的时候坚持逆风飞翔,这可能决定了未来几年的行业格局。


比如我们持仓中的某个制造业公司,属于隐形冠军,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在下游客户受到疫情很严重的影响下自身也不可避免被裹挟,但在其它同行艰难求生时,该公司大股东上半年回购,推出了针对管理层未来三年净利润至少翻倍的股权激励计划,还准备定增,在现在的基础上扩充一倍产能。行业和公司普遍预期是最迟明年一季度整个行业就会复苏,复盘公司发展史,在上一轮行业景气的时候公司交出过三年营收复合增长43%、净利润复合增长40%的超级棒的业绩,它也是在那时IPO,借着上一波行业景气一举超越日本老牌强者,成为全球老大的。


该公司大股东家族低调务实,深耕行业20多年,无论市场好坏一直坚守,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可以借助这次危机吃掉很多竞争对手的份额,等下一轮行业景气度到来时获得更好的发展。


增量和存量下的投资机会



中泰证券的最新数据显示,除中国之外,主要经济体的2020年GDP增速基本为负,美国、欧盟估计会跌至-8%,中国今年的GDP增速估计也只有2%左右,这就决定了居民收入增速也就维持在2%左右,对拉动内需的作用有限。


随着体量的增大,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会不可避免地放缓,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增量市场看空间,存量市场就看竞争格局了,换句话说,需求端看空间,供给端看壁垒。需求端是看蛋糕有多大,供给端就看大家怎么分蛋糕。


我们希望找到需求端扩张而供给端收缩的行业,这是最好的格局,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经常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这个时候就要做出选择了,邦政资产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存量博弈会越来越多,这个时候宁要有壁垒的中低速增长,也不可盲目追求没有门槛的高增长。


对于需求端来说,大家都看好医药医疗、大消费行业,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即使是在公认的纯增量行业里,也在搞供给侧改革,比如仿制药的带量采购,也会导致一批小厂家倒闭,被迫让出市场份额,而在存量行业比如钢铁水泥领域,早在2015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到现在5年了,最后的结果是行业龙头活得越来越滋润,大量小公司倒闭。


如果说上半年A股市场的主要机会来自降准降息下的需求侧,即资金推动型牛市,那么,下半年以来,在宽信用环境下,降准降息预期下降,银行信贷增速也将下降,而股权融资的规模会持续上升,投资机会将更多地来自供给侧。


如果是经济持续强刺激,则在溢出效应下,股市或许有“全面牛市”的机会,这也是上半年不少个人投资者感到赚钱容易的原因,不过下半年以来,市场的资金净流入量减少,股票的供给增加,机会只能是“结构性”了,所以这就更需要投资人精选个股。


最后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截止8月末数据)


上图是截至8月末各行业的PE与PB的中位数及历史分位,我们可以看到,全市场估值分位已经在70%左右,已经不便宜的,不过分化很严重,高估值的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在90%以上的分位,而低估值的地产和银行则分别是5%和10%左右的分位水平上。


邦政资产认为,目前已经是牛市中期的阶段了,在防水预期降低的前提下,生拔估值的行情已经结束,现在市场大涨带来全面牛市和大跌直接开启股灾模式的概率都不大,大概率是反复震荡的走势,所以接下来需要按下躁动的心,放低预期,接下来的超额收益取决于踏踏实实的基本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