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邦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人民币升值逻辑探讨

文章来源:邦政资产发布时间:2017-10-12

一周资讯要点(8.26-9.1)

 

 

1、 2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7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126.7亿,同比增16.5%,前值增19.1%。

2、 28日,印度将越界人员和设备全部撤回边界印方一侧,中方现场人员对此进行了确认,中印结束对峙。

3、 28日,沪深指数、中小板指均创出20个月新高,量能创4个月新高

4、 28日,中国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公司。

5、 29日,朝鲜发射导弹越过日本上空,联合国安理会就朝鲜发射导弹召开紧急会议,美韩加紧部署萨德导弹系统。

6、 3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官方制造业PMI为51.7 连续13个月在荣枯线上方,为年内次高点,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1.3个百分点,制造业总体保持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8月中国非制造业PMI为53.4%,比上月回落1.1个百分点。

7、 1日,中移动、电信和联通三大运营商全面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通话费。

 

 

邦政要闻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报价6.6010,创2016年6月24日以来最高,继日盘创一年多来新高后,夜盘在岸人民币兑美元连破6.63、6.62、6.61、6.60关口。自央行5月底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引入“逆周期因子”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升值,引发市场关注

 

 

邦政视角

 

人民币升值概述

 

 

在此前的人民币贬值过程中,中国国籍收支表金融账户下,其他投资项的资金净流出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而这部分资本涵盖了外汇贷款和贸易信贷,与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化密切相关。今年以来,其他投资项已经首次出现了资金净流入,从而对汇率升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此轮升值伴随着资本流出压力的明显减缓。总体来看,人民币升值主要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美元的贬值,短期来看外部因素主要受特朗普政治因素以及欧元区经济复苏,美元指数下跌的影响,近三个月美元分别贬值2.1%、1.4%、3.0%。二是受益于“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极大的避免了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

 

为何为“逆周期因子”

 

 

“逆周期因子”被称为在人民币汇率机制中堪比物理学领域的“反物质”,5月份由央行引入,在人民币中间价机制中运用。根据调整后的机制,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取决于以下三项决定因素:中间价=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调节因子。根据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变化动态调整,有利于引导市场在汇率形成中更多关注宏观经济等基本面情况,使中间价报价更真实地体现外汇供求和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引入“逆周期因子”,有助于矫正预期和基本面变化不一致的非对称性,矫正外汇市场的顺周期性,缩小供求缺口,适度对冲市场情绪的顺周期波动,缓解外汇市场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从效果来看,“逆周期因子”适当加大了参考篮子的权重,有助于保持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强化美元走弱对人民币升值的推动作用。目前,央行并没有规定明确的因子计算方式,由各家中间价报价银行自行报价,最后公布中间价的时候,由央行统一进行加权平均处理。

因为“逆周期因子”的报价本身不能直接观测,极大避免了外汇市场的羊群效应。虽然“逆周期因子”的引入加大了事前预测人民币汇率的难度,但从近期的走势来看,并非完全无迹可寻。

 

如上图所示,引入“逆周期因子”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与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基本一致,相对比的,美元指数幅度变化要远高于人比比中间价。从目前展示的趋势来看,人民币中间价在引入“逆周期因子”后,很可能在走势跟随美元名义有效汇率。其中的原理是基本面因素。由于美元名义有效汇率是贸易加权汇率,因此相对于欧元占绝对权重的美元指数更能反映出全球外汇市场上美元供需基本面变化,“逆周期因子”本质上也是为了让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化更能反映出境内市场美元供需的基本面变化,所以两者的走势具有一致性。

 

美元强周期结束了吗?

 

 

从近几个月美国的经济数据表现来看,美国7月非农数据超预期,劳动力市场接近充分就业状态。而采购经理人指数上升,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制造业指数回落。大概率的美联储将在9月启动“缩表”,12月再次加息。当前,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风险较此前评估有所上升,预计下半年,美元指数可能进一步走弱。

 

人民币接下来会如何走

 

此轮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未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又将如何?基于上述分析,短期内美元名义有效汇率的走势还是关键,今年以来美元名义有效汇率的走弱更多的是反映了全球经济的同步复苏,尤其是非美经济体相对美国更为强劲的复苏,即便在美联储加息背景下,未来只要这种趋势延续,美元就不太可能立即恢复强势。从这点来看,此轮人民币升值的态势短期内不太可能立刻被逆转。

另外,人民币在国际化的路上越走越远,截止到2017年5与,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使用占比为1.98%,排名第六。随着人民币的日渐升值,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公布的人民币追踪指标显示,7月份人民币交易使用量环比上升至2%。然而,持续大幅度升值的可能性并不利于长久的发展,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对整体经济而言有较大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