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市场到底有多少人赚钱
文章来源:雪球发布时间:2021-12-31

文章作者雪球:黑色磁铁的雪球专栏
#雪球星计划# 这个问题争议已久,我也问过好几个券商大区经理,希望从他们那获得一些详细数据。后来获得了一些单个资深经纪人的数据。7亏2平1赚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先说结论吧,如果以总帐户计算,这个比例差不多。如果以正常交易的准活跃账户计算,整个市场盈利的比例大概在30--50%。 @今日话题
本文参考摘录了 @伟伟动听2020 帖中的交易所账户数据,表示感谢。凡是以数据说问题的,我个人觉得都是高手&理性人。全文没有数据的,只有臆想推测阴谋论的,个人认为都是市场中的失败者,不看也罢。
按中登公司的数据,现在大约有1.9亿的投资者开立了股票账户,而最近每次打新:
1.沪a主板账户参与者1600万左右。
2.深a主板账户参与者1600万左右。
3.创业板账户1400万左右。
4.科创板560万左右。
这个数据就很微妙了,众所周知,打新是福利,这些人为什么不参与呢?1.9亿人,只有8%的人参与了主板打新(除了市值,几乎无门槛)
一、空户(休眠账户)
很多人,开过户,其实就是牛市顶部的时候玩玩,最常见的场景就是,单位公司里大家都在讨论股票赚钱了,于是开个账户,高手同事买啥也跟着买啥(其实也是韭菜),过段时间赚钱了,亏钱了,卖了不玩了。反正总的投资也就几万,盈亏就当在社区里打个麻将,娱乐一下。钱提走不玩了,或者几百股深度套牢,忘了。这种情况特别多出现在2008年的 $中国铝业(SH601600)$ ,中国石油上。未来十年可能出现在 $中国平安(SH601318)$ , $格力电器(SZ000651)$ 上。
这种投资者与其叫股民,不如叫游戏玩家。这1.9亿账户里,最少有1.2亿是这样的情况(猜测,按资深经纪人客户样本推算),他们大多数是亏损的。
二、市值不够

有4000万账户是只有几万块的(几千--10万),注意,这部分是活跃账户,也就是在交易的。这个里面有几种情况,
1、专门打可转债的。自从前几年开始,有专业的低风险投资者,一人控制几十个,上百个,每个里面可能只有1000块,可能一分钱也没有(中签再转钱进去缴款)。
2、玩玩,赚个盒饭。以前电视里常见的大爷大妈就这种情况,他也不多赚,看好了就买,赚几个点就跑,权当娱乐顺带赚点菜钱。
3、学习中的新人:有学生,有低收入者,有刚学打板的。
这部分人里盈亏参半,其实大部分人都还好,绝对不止10%的人盈利。他们因为市值太小,有的打两三年也中不了一个,部分人也就懒的打了,有些几万的,因为交易频繁且有时空仓,20天平均市值都不到1万的门槛。比如上周买了沪市的,那深圳基本上没市值了。
三、
10-50万活跃账户22%,50万以上7%,按5000万计算,大约1500万,去掉一部分机构账户,加上0-10万账户里部分人,这个跟上面的1600万参与打新的人数就对的起来了。
这部分人,盈利部分占比极高,因为我的样本数据也太小,没法准确推断。但是大致应该有50%以上是总体盈利的。很多人总体盈利,小部分人甚至改变命运,从几万元伴随不断投入,做到几百万乃至上亿。
其中亏的人大多数是曾经赚过,结果因为各种原因,比如爆仓了,踩雷了,牛市顶点撤退不及时的。但因为曾经赚过,希望还在(没有希望心就死了)。
这就像一个大型商场,从开业起就有无数商户入驻,关一批又进一批,过了十几年以后,你去调查,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开门营业的商户大多数赚钱,少部分不赚的,也觉得未来可能会赚。但是几乎所有人都劝你,实体生意太难了,不懂还是不要做。典型的幸存者偏差。还有一个同样的例子,每次公布人均工资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喊拖后腿了,而到了微博知乎上,又是另一种场景。
推导到雪球,方丈说最聪明的投资者在雪球,好多人说看看年终总结,老师们都赚翻了。这也没啥奇怪了。消失的人不会说话。
结论:如果以全体曾经开户的数据计算,确实只有10%的人赚钱,符合7亏2平1赢的原则。如果以活跃在这个市场的账户计算,30--50%的人是盈利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不代表本机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