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邦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邦政观点|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文章来源:邦政资产发布时间:2020-11-13

10月邦政资产投研团队的核心工作是跟踪基金持仓股三季报,一般三季报出来后,对于全年的业绩就有个基本判断了,我们会根据最新的基本面情况、概率赔率的综合衡量来做持仓结构的优化和估值调整。


看完三季报,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存量阶段,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存量阶段和增量阶段最大的差别就是,万不可轻易相信逆袭的故事,而是要相信“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在投资的世界里,选择比努力重要N倍。



  三季度经济增速和上市公司整体业绩



先来看一下宏观数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GDP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长3.2%,三季度增长4.9%,整体是逐步恢复且在上台阶的。其中,工业增加值、出口数据是增长的,消费也在企稳。


再看上市公司的整体盈利情况,三季度全部A股净利润同比增速大幅提升:上市公司单季和累计净利润增速同比分别为18.3%和-6.3%,较二季度单季-12.3%的增速全面回升。


整体回升中也有分化,分板块来看,主板单季净利润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业绩显著改善。中小板增速再创新高,创业板增速高位回落,不过仍处于历史较高区间。具体来说,主板三季度环比增加15.6%,中小板环比增加27.8%,创业板环比增加31.3%,科创板增速更高。这说明中小创的小体量公司盈利能力相比主板的大体量公司整体是更强的,当然也不排除体量小增速快。


我们做基本面投资,要了解一下目前所处的位置,整体来说,中国控制住疫情之后,经济是在逐步复苏的,同时国家在货币政策上也比较有定力,没有大水漫灌,这种温和的经济环境是比较有利于股市投资的。


  存量时代:强者恒强,不轻信逆袭的故事


后疫情时代,经济在复苏,同时结构问题也很突出,下图来自中泰证券李迅雷团队的研究。



其实这几年市场一直呈现出严重的分化状态,旱的旱死涝的涝死,比如2017年是大票的行情,今年却反过来了。今年市场不待见的“三傻”在2017年都涨得很好。对此,我们的应对之策是:打不过它,就加入它。


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从增量阶段步入存量阶段,各行各业的集中度都在提升,有的行业是通过政策来提升集中度,比如钢铁水泥煤炭,有的行业是通过市场竞争提升集中度,比如白酒药店白电,但不管通过什么方式,我们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在存量阶段,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存量阶段和增量阶段最大的差别就是,万不可轻易相信逆袭的故事,而是要相信“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在投资的世界里,选择比努力重要N倍。


基于这样的逻辑,我们的基金组合中,选择的主要是各行业的老大,存量行业选老大,增量行业尚未分出胜负的我们同时选了老大和老二,总体选择逻辑是“数一数二,不三不四”,我们相信基于这样的标准做出来的组合整体质量是很好的,是时间的朋友,属于跌下去不怕的品种,再基于估值做整体概率和赔率的平衡,我们整体的赢面就更大了。


投资大师费雪有句名言:保守的投资人夜夜安枕。我们的组合就是拿了之后可以睡得很安稳的类型。


  对市场的观察和看法


上市公司2020年三季报已经全部披露完毕,站在当下的时点,对于A股的未来,我们认为会稳步上行,不会大涨大跌。目前 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处在A股历史的中位区偏上位置。如果中位区是50%的话,目前的位置是60%左右的位置。


同时,市场估值的分化程度确实非常大,有一批公司、一批行业的估值水平非常高,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行业、一些公司估值非常低,这种分化达到了历史极值,面临巨大的均值回归力量。


另外,全国政协常委、原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最新讲话传递出来的信息是要降杠杆、收紧流动性。因此,从估值角度来说,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估值的动力是不足的,对高估值的板块,需要谨慎。因此,从估值角度来说,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估值的动力是不足的,对高估值的板块,需要谨慎。


以上就是我们对A股当下时点的整体看法。概括一下,市场整体在中等偏上的位置,如果按0-100摄氏度水温来衡量,现在是60摄氏度左右的位置,但市场分化非常严重,全面大牛市目前依然看不到,所以只能寻找结构性的机会,对于我们的持仓组合来说,依然可以维持重仓。


至于港股,总体来说相比A股更低估,机会更多,但分化也更厉害,而且A股是2017年才开始分化的,港股已经分化很多年了,那里不听故事,只看实实在在的业绩。


A股和港股对比来看,三季报披露完毕后,我们也在慢慢增加港股配置的比例,这是为以后A股全面高估做后手准备。同时我们也在关注印度、越南的ETF这些也是储备力量,哪里有机会,我们就去哪里。不过未来的大机会依然在中美两国,尤其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可以实现。


重仓中国,同时以新兴市场作为补充,这就是我们未来的全球化投资方向。


至于市场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比如美国大选和新冠疫苗,我们也在关注,不过它们并非重点。


以美国大选来说,不管拜登还是特朗普谁当总统,对中国的遏制策略都不会变化,无非就是极端些还是温和些,总之都会让我们很难受。拜登上台的好处是,从底线思维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指望中美关系能够有多少改善,但是应该不会比特朗普时代更差了,另外拜登要全面开始控制疫情,这让明年的全球经济前景能好一些。


具体到美国选举对我们投资的影响,其实并不大。短期来看美国的流动性选择确实可能影响美股进而间接影响我们,但要清晰的认知到,证券市场的主要驱动力是内因,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升级进入攻坚战,叠加A股重大改革转型的共振,这才是核心驱动。


美股波动和美国对华政策可能带来短期阶段性影响,这个影响在我们的投资决策中的权重应放得很低。过去2年可能是冲撞和意外最多的阶段,但我们看到那些“幸运且能干”的公司却活得越来越好,市场竞争力越来越强大,甚至一些外贸直接受打击的公司,由于核心竞争力的难以替代性,业绩恢复之迅猛完全超过最乐观的预期。还有一些是具有独立小环境,并不太受外部波动响,一直稳稳当当前进着。对于这样的企业有什么可担心的呢?我们觉得唯一担心的就是贵,如果出现新的鬼故事被砸下来,该害怕还是欢呼呢?


综上所述,踏踏实实研究基本面,精选个股,找到竞争力强大的好公司,才是我们的核心工作。